出血不只是痔瘡!認識肛門癌的成因、症狀、診斷與治療新選擇|免疫細胞治療新趨勢
肛門癌簡介

肛門癌的類型
- 肛門管癌:發在在肛門直腸環到肛門邊緣之間的鱗狀細胞癌。
-
肛周皮膚癌:肛門邊緣遠端5公分半徑範圍之內發展的基底細胞癌。
-
黑色素細胞瘤:較少見的肛門腫瘤,只佔全部肛門癌的1%左右,源於皮膚或肛門內層的細胞,預後非常不好。
-
肛門腺瘤:較少見的肛門腫瘤,源於直腸附近肛門上部的細胞、肛門粘膜下的腺體、頂泌腺(一種肛周皮膚的汗腺)。
肛門癌的危險因子
- 感染人類乳突病毒(HPV):特別是HPV-16、HPV-18與肛門癌關聯密切。
-
罹患肛門疣(Anal warts)、肛門長菜花:表示曾被HPV感染。
-
罹患子宮頸癌、陰道癌 、外陰癌等等。
-
感染愛滋病(HIV)。
-
多重性伴侶:增加性病傳染風險。
-
免疫力低下者:正在服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的患者,及曾感染過愛滋病的患者,容易感染HPV病毒進而增加肛門癌風險
-
慢性發炎:長期慢性炎症也可能導致細胞異常變化。
-
不安全性行為:肛門黏膜在性行為過程中容易受到感染,擁有許多性伴侶更會提高風險。
-
抽菸
-
年齡超過50歲:發病多在50歲以上,女性略多於男性。

肛門癌的症狀
-
肛門疼痛或不適。
-
直腸肛門流血(常誤以為是痔瘡)。
-
排便困難或感覺有異物感。
-
大便形狀變細。
-
肛門周圍有硬塊或腫塊。
-
肛門異常搔癢或分泌物增加。
-
肛門周圍或鼠蹊部淋巴腺腫大。

如何診斷肛門癌
肛門癌的治療方式
大部分肛門癌的治療成功率相當高,基本治療方式:
1. 手術治療:在腫瘤無法用放化療控制時,可能需要外科切除(可以局部切除腫瘤及其周圍組織,另外亦可整個切除肛門、直腸和相鄰器官的部分)。
2. 放射治療:多適用於中後期患者,或病人若因年紀太大而不適合做手術時,亦常用於手術前將腫瘤縮小常與化療合併使用,可將腫瘤消除掉或是縮小後再次局部切除手術,可達到保留肛門的功能。
3. 化學治療:針對肛門癌會使用 5-fluorouracil (5-FU) 及mitomycin化療,透過放射增敏劑,增強放射治療殺滅癌細胞的能力。
4. 標靶藥治療:多用於已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腸癌治療 ,與其他化療藥物合併使用,針對特定分子或基因異常,以更精確地治療肛門癌。
5. 免疫治療:免疫檢查點抑制劑,是透過藥物抑制癌細胞分泌的PD-L1,阻止T細胞被限制無法活化,可用於幫助患者的免疫系統間接對抗腫瘤。
6. 免疫細胞治療:透過白血球分離術的過程收集病患自身的免疫細胞,再輸回患者體內,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,讓免疫細胞識別和攻擊癌細胞,從而減緩疾病的進展並降低復發機率。免疫細胞治療常會合併其他治療一起進行(包括放射線治療及標靶治療等等),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。
肛門癌的預後與恢復注意事項
治療後患者需注意以下事項,以幫助恢復與預防復發:
- 定期追蹤檢查:包括肛門指診、影像檢查與腫瘤指標,確保無復發。
-
傷口照護:保持傷口清潔乾燥,避免感染,每日以溫水坐浴,並用柔軟的布或紙巾輕柔擦拭肛門周圍皮膚,保持肛門口皮膚乾淨乾燥。
-
控制副作用:如放療後的皮膚紅腫、腸道不適,應配合醫師處理。
-
營養維持:術後初期,應採清淡流質飲食,避免高纖、容易引起腹脹、腹瀉的食物及適當休息,有助於身體恢復。
-
安全性行為:減少性傳染病風險,特別是HPV與HIV。
- 戒菸與戒酒:有助於降低復發與其他癌症風險。
肛門癌的新型治療選擇:免疫細胞治療
-
提高治療效果:免疫細胞治療能增強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攻擊。
-
減少副作用:由於使用患者自身的細胞,免疫相容性高,副作用較少。
-
與傳統治療結合:可以與傳統治療方法(如手術、化療等)相結合,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