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迦生醫 陳光耀醫師 陶聲洋防癌基金會

07
18
2025
學術新知

面對食道癌可以怎麼治療?6大面向完整解析

分享:
ALL_news_25G17_xvU3hKS7FH

食道癌簡介

食道的內壁由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,其中最主要的是鱗狀上皮細胞,這些細胞負責保護食道內層,其餘組織還包括結締組織與黏膜肌肉層,這些層次構成了食道壁的結構,具有彈性與蠕動能力,能配合吞嚥時的動作運作。

食道癌是發生在食道(連接喉嚨與胃的管道)內部的癌症,癌細胞從內層黏膜開始增生,逐漸侵犯周圍組織,好發年齡50-70歲,且以男性居多。

食道癌依照癌細胞的類型可分為:

  • 鱗狀細胞癌:占約90%,好發在中上段食道,與吸菸、飲酒有關。

  • 腺癌:占約4%,常見於下段食道,與胃酸逆流、巴瑞特氏食道有關。

  • 其它:腺性鱗狀癌、神經內分泌癌。


ALL_news_25G17_Z82JR7fAcE

食道癌的危險因子

  • 吸菸: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害食道黏膜。

  • 過量飲酒:長期大量飲酒會加重黏膜刺激。

  • 檳榔

  • 含亞硝胺之食物(醃漬、煙燻食物):少吃香腸、臘肉等加工食品。

  • 胃食道逆流與巴瑞特氏食道:長期胃酸反覆刺激,以及食用巧克力、薄荷、或含有咖啡因的飲品,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,可能導致癌變。

  • 避免過燙食物:長期吃過熱(超過攝氏65度)的食物可能傷害食道。

  • 營養不良或缺乏蔬果:缺乏維生素和纖維可能降低黏膜保護力。

  • 肥胖:容易引起胃酸逆流。

  • 口腔衛生不良

  • 家族史:家人曾罹患食道癌,風險會提高。

  • 曾經得過頭頸癌

  • 食道腐蝕傷害


ALL_news_25G17_RFyiTbRC6y

食道癌的症狀

食道為連結口腔咽部與胃之間的管狀器官,為進食的主要通道,當食道出現惡性腫瘤時,會造成病人飲食吞嚥困難,嚥下食物時會有卡在咽喉或胸部的感覺。

有以下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:

  • 吞嚥困難或疼痛

  • 吞嚥時有異物感

  • 胸口悶痛或灼熱感

  • 吃東西容易嗆到

  • 消化不良、心灼熱感

  • 呼吸有臭味

  • 咳血/吐血

  • 體重快速減輕

  • 聲音沙啞或咳嗽持續不癒

  • 排黑便(出血徵兆)

如何診斷食道癌

  • 上消化道攝影:比較沒有侵犯性,病患須喝下含鋇劑的顯影劑,顯影劑會附著於食道壁,並透過X光攝影使病灶顯現出來,對於比較小的癌症或是早期的癌症,可以幫助醫師診斷 。

  • 內視鏡超音波 :醫療人員會先給予病患喉部的局部麻醉,以內視鏡從口腔進入食道,直接觀察食道的病變部位,內視鏡超音波可以看到食道的表層、肌肉層及局部的淋巴轉移,並可以直接取出部份組織做病理切片檢查,若經由確定為食道癌時,醫師會先確定疾病的分期以決定治療的方向。

  • 胃鏡切片檢查:切片的病理報告,可證明是否確診食道癌。

  • 電腦斷層:評估腫瘤範圍與是否轉移。

  • 核磁共振掃瞄:評估癌細胞是否轉移至其他器官。

  • 正子攝影:評估癌細胞是否轉移至其他器官。

食道癌第一期到第四期的治療方式

食道構造分為黏膜層、黏膜下層及肌肉層,食道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主,輔助化放療及免疫治療。

  1. 第一期食道癌:腫瘤還在黏膜層,可以採用內視鏡切除術將黏膜切除。如果腫瘤已穿破黏膜,要是侵犯到黏膜下層,因這個部位有較多的淋巴循環,約有2成的患者會發生淋巴腺轉移,就須手術切除食道及進行食道重建。

  2. 第二期食道癌:腫瘤侵犯到肌肉層,主要以食道切除手術及食道重建手術。不過有部分患者可能有1、2顆的淋巴腺轉移,治療方式為食道切除,加上淋巴腺的廓清,同步放化療再進行手術,手術後可進行符合適應症之免疫治療。

  3. 第三期食道癌:腫瘤侵犯肌肉層以外的周邊組織,並侵犯更多的淋巴結,治療方式採用同步放、化療再手術,術後非完全緩解的患者則可進行免疫治療。 

  4. 第四期食道癌:是瘤遠端轉移已經無法手術,只能做放、化療及免疫治療。

  5. 免疫細胞治療:透過白血球分離術的過程收集病患自身的免疫細胞,再輸回患者體內,對免疫能力較弱的患者來說,若能同時大量補充具有活力的免疫細胞,活化身體的免疫系統,有助於加強對抗癌細胞的能力,且在細胞療法的輔助下可提高腫瘤對免疫治療的反應率,從而減緩疾病的進展並降低復發機率。

食道癌的預後與恢復注意事項

  1. 營養攝取:因吞嚥困難,建議採用流質或軟質食物為主,少量多餐(一天約吃6-8餐),如:魚肉、柔軟纖維的蔬菜(菠菜、 油菜、茄子…等)、稀飯、雞蛋、豆腐、香蕉、布丁等。

  2. 避免刺激物:如辣食、過燙食物、抽煙及飲酒等。

  3. 傷口照護:拆線傷口需保持清潔,出院後宜每天觀察術後傷口的狀況,注意是否出現感染或其他合併症的症狀,如:傷口疼痛情形增加、傷口紅、腫、熱、出現滲液,或傷口(如:頸部傷口)出現像口水的分泌物、發燒,若出現以上的症狀請儘快回診檢查。

  4. 定期回診追蹤:需定期檢查預防復發,如有傷口大量出血或持續性發燒兩天達攝氏 38.5 度以上    ,應立即就醫檢查。

  5. 情緒支持:治療過程可能帶來壓力,可尋求心理輔導與家人支持。

  6. 維持良好生活習慣:均衡飲食、睡眠需充足及適當運動。

食道癌的新型治療選擇:免疫細胞治療

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,免疫細胞治療成為癌症治療的新希望。這種療法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,具有以下優點:

  • 提高治療效果:免疫細胞治療能增強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攻擊。

  • 減少副作用:由於使用患者自身的細胞,免疫相容性高,副作用較少。

  • 與傳統治療結合:可以與傳統治療方法(如手術、化療等)相結合,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品質。

免疫細胞治療為癌症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,路迦生醫細胞全台亦有8間細胞治療特管醫院,適用17種癌症治療,能為癌友提供多一份健康助力,詳情歡迎諮詢。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管理Cookies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
查看隱私權政策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